衛教文章
兒童以上、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
作者:陳姝蓉
許多父母常常會抱怨:「這個孩子一直都很乖啊,不知道為什麼國中以後,突然變了個樣?!」努力思索,在哪個環節出錯了,讓孩子變得如此叛逆不羈?
一般來說,青春期的定義是12-18歲。但由於這一代孩子的早熟,且就學年齡延長,青少年期可能從10歲就已經悄悄到來,並且可能回延長到22-24歲,通常以進入社會作為一個切點,算是一個轉大人的過程。
但這個身體已經像是大人,腦袋卻還沒轉過去的階段,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?讓他們如此的狂放而難以駕馭,好像一直要爆衝,卻又覺得自己有理?好像很有能力,但出了事情又總是回頭看著父母?到底是長大了,還是依舊是那個依賴的孩子?
有時,不只是父母不懂,連孩子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啊!
這篇文章將會從大人的視角來看青春期的變化,但若正在讀文的你是個青少年/青少女,那則可以把文中寫到「孩子」的部分換成「我」來理解自己成長過程可能產生的變化。
您可能有興趣
-
你憂鬱嗎?
人的大腦,有其脆弱性,在壓力負荷過重時,產生了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失調,並導致情緒變化。以憂鬱症為例,通常是腦中的血清素濃度下降,因而產生憂鬱感受。此時,藥物治療(medicine)透過穩定腦中的血清素濃度,達到治療憂鬱的效果.... -
自我覺察Self-awareness
是指能夠覺知自己「當下」的身體反應、情緒狀態、以及背後的想法、假設與價值觀,並進一步理解自己這些「經驗」是怎麼一回事...